一、突出责任落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县、乡层层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分管领导任组长的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领导小组、大数据平台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四大班子齐抓共管、有关部门通力配合的组织领导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包抓、部门协同指导、乡镇全面落实、村户广泛参与、社会各界助推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三是从县直部门选派优秀干部担任民族乡贫困村第一书记,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做到了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队全覆盖。
二、突出精准意识,实行挂图作战。4个民族乡紧紧围绕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坚持把对象精准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首要前提,按照“一核二看三比四评议五公示”的方法和程序,在4个民族乡连续开展了贫困村、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自去年下半年开展“853”挂图作战工作以来,各民族乡认真按照“八个准”“五张图”和“三本帐”开展工作,查缺补漏,明确工作责任,完善档案资料。严格按照《甘肃省“3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实施办法》的工作要求,制作了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进出动态、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目标任务等5张图。同时,整合驻村帮扶工作队、双联干部及乡村工作组,上门到户填制脱贫计划、帮扶措施、工作台账等“农户3本台账”,并将党员结对帮扶情况也一并制图上墙。通过上述三项措施配套推进,民族乡脱贫攻坚的精准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扶贫工作实现了从“被动粗放”向“主动精准”的历史性转变。四个民族乡共建档立卡2505人。
三、突出基础建设,改善环境条件。4个民族乡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有8个自然村,投入1000万元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11个自然村,投入6868.38万元,实施了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累计实施危旧房改造项目937户,节能示范项目188户,风貌改造517户,游牧民定居68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群众226户;新修河堤、护坡10.2公里,硬化村道、巷道102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379盏;移动网覆盖达到93%,宽带率达50%;先后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项目2500多亩,新建公益林300亩,村内绿化2000平方米;新建古战观景台一处;新建文化广场3处。
上篇:
下篇:
Copyright @ 2017 www.cdsdz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365体育网站
电话:0931-8826852 传真:0931-8826852 邮箱:gansumw@163.com 备案:陇ICP备11000749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