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来到365体育网站!

站内搜索:

申请公开

除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您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殊需要,向我们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理论学习

省民委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

——委系统党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培训体会之六

2017年11月1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延安,这座北国边塞之城,是一方热烈而又神圣的黄土地,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一部光照日月、启迪后人的厚重经典。10月18日下午,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日,省民委直属机关党委在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直属机关党委书记柴生祥同志的带领下,组织委机关、直属单位党务干部和省民委对口帮扶张家川县的镇、村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共40余人,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重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全国革命胜利的光辉历程,这对每个学员来讲都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延安革命纪念馆原址在凤凰山麓,1973年重建新馆,位于延安城北1公里处的王家坪,占地面积约7公顷,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使用面积4500平方米,展出面积3240平方米。纪念馆规模宏伟,整个馆区由馆前广场和纪念馆组成。纪念馆前广场,面积2.7万平方米,平坦开阔、绿地成片,繁花似锦。广场正中巍然耸立毛泽东青铜像,毛泽东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目视远方,浩气凌霄,名为“高瞻远瞩”。基座上镌刻着江泽民同志题写的“毛泽东在延安”六个金色大字。纪念馆内陈列6个展厅:《红军长征落脚点》、《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新民民主义模范试验区》、《延安精神的发详地》、《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和《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整个展馆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艺术手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在延安革命的光辉业绩。

纪念馆中,丰富的人物模型、沧桑的历史图片、生动的文字介绍,给学员们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产、生活、战斗的实况。面对一张张图片和一件件历史文物呈现出可歌可泣的伟大篇章,每个学员都久久肃立,思绪万千,一直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那一串串从小就熟知的地名,如今在眼中变得清晰真切。身临其境,仿佛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当年的战火硝烟,感受到了革命先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浴血奋战和自力更生的高昂革命斗志。听着讲解员细致生动的讲述,学员们对“延安精神”更生敬意,再次感受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的真实所在。

在座谈中,学员们认为,无数革命青年冲破反动派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洒在延安这块热土。就在那个年代,共产党虽然没有那么多先进的武器、外援和资金,却依然很快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力量,并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他们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对革命信念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追求。“延安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在和未来的,在今天也具有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延安精神”。在延安,中国共产党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构成了“延安精神”,这种精神仍然是我们党始终追求的目标和坚持的原则。

12

上篇:

下篇:

来源(机关党委) 作者() 阅读()
标签
相关内容

    Copyright @ 2017 www.cdsdz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365体育网站

    电话:0931-8826852 传真:0931-8826852 邮箱:gansumw@163.com 备案:陇ICP备11000749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